English

“北中国太阳”的壮丽景象

1999-07-08 来源:光明日报 李炳银 我有话说

去年长江流域和嫩江流域的大洪水,着实给国人上了一课。滔滔的洪水使人们看到,除过天气异常之外,大量的砍伐林木,破坏自然植被,是加重加深那次洪水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已经有了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停止砍伐林木的措施,各地也有了大力植树保护植被的规划。这些工作,虽然是贼走了关门,但也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觉醒了就好。其实,要说国人在自然威胁面前完全麻木,也是不公平的。早在1978年时,为了对付沙漠对于人员生命和土地的严重威胁,就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是一项“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被前来考察的一位瑞典专家称之为“北中国的太阳”。如今这个“太阳”已经升出了地平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虽然,由于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原因,进展有所减缓。但这毕竟是一个伟大的开始,是人们在沙漠的威胁面前的一种挑战。对于这样一项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的浩大工程,不知是因为宣传不力,还是有其它因素,工程启动已经二十多年了,人们似乎还缺少了解,较少关心,自然也就缺必要的热情。但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的人们能够从去年大水的教训中吸取教训,同时也给这一工程以必要的关注,在资金和热情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邢军纪、曹岩的报告文学《北中国的太阳》,对这项工程的提起原因和实施至今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及人物事迹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文学报告,是人们走近和了解这项工程的极其便捷的途径。作者在作品的开始就用诗一般的语言对这项工程的价值、意义和产生的缘由作了总结归纳。作者写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自我保护活动,是经过惨痛教训后的深刻反省;这是由万千人众参加的带有忏悔意味的对树木的祭祀,是对盈盈绿意——对人类有无限恩惠的一种色彩的皈依和归附。”

在和沙漠接壤的地区,多少年来,人们都在与沙漠进行着艰难而持久的斗争。人们和沙漠斗争的唯一办法,就是广植林草,以自然植被来阻止或减缓沙漠前进的脚步。在这种看似简单然而却无比艰难的治沙斗争中,曾经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动人故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实施,更是把许多植树治沙的英雄模范人物推到了前台,使他们的形象、事迹更加受人关注和备受崇敬。“北中国的太阳”是万千防护林建设者用粗壮的双臂托举起来的。邢军纪和曹岩用非常真挚深情的文字,描写和介绍了多少年一直是植树模范的“野人张候拉的故事”、“站着没有躺着高”,以残疾之躯几年植树3万6千棵,改变了80亩荒坡地面貌的英雄李志远的事迹、有为“心中的绿色”世界的出现,先后献出了四位亲人生命和自己多少年艰苦患难的郑宗武一家人的事迹等等。“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构想和实施建设,为现实的人们战胜风沙描绘着美好的前景,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造就着伟大的生命工程。但是,这种美好前景的出现和生命工程的完成,正是依赖着建设者的巨大付出和牺牲而实现的。对所有即将享受这项工程福荫的人们来说,应当永远铭记建设者为之付出的艰巨劳动和无私的牺牲精神,感谢他们在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行为中所创造的一切。

面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这样一个仅次于当年修万里长城的人力工程题材,如何把握和表现对象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两位作者在这样重大的题材面前表现出了举重若轻、取舍适当,描写生动的才能。作者把沙漠的严重危害性、治沙防沙的迫切艰巨性、此项工程的现实历史作用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等一些重要内容,十分自然地作为人们生活命运的背景资料显示出来。作品用力于对人在同沙漠的对恃过程中表现出的无奈、抗争和搏斗精神行为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在与沙漠的接触中显示出的各式各样的命运变化,这就使自己的作品在形象化的表现中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让读者在认识人、理解人、认识事件,理解事件两方面都有许多的收获。《北中国的太阳》,是一曲古韵长歌,是人在同自然沙漠的关系中悲凄命运和壮志、希望的合鸣。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几个最大的人造自然生态工程之一。计划实施这样的工程,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大气魄,国家和政府的壮志雄心。对于这样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事件,报告文学作家给予热情的描写报告是非常必要的行为。邢军纪、曹岩是两位一直密切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作家,这一次又较早地走近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现场,对发生在这儿的先进人物事迹和相关的背景内容作生动报告,这表现了作家们自觉地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心。是作家把自觉的文学活动努力同人民群众正在进行的伟大创造行为融会到一起的行为。这同那些在急迫的现实生活矛盾面前闭上眼睛,只是满足于描写和表现一己之细微悲喜情绪;同那些舍弃严肃社会生活主题而着力于世俗圈子内的匆忙运作的行为等是有着根本不同的。报告文学存在的重要性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要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以积极能动的影响,使社会不断地走向进步和文明。因此,放弃了社会生活这个重要的主题,实际上也就是放弃了报告文学存在的必要性。邢军纪、曹岩的报告文学作品之所以时常引起人们的热情关注,给予良好的评价,根本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作品同现实的社会生活,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总能拨动人们心灵中那根敏感的弦,同人们的社会感觉有着相近的脉动。这次对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面貌的报告,再一次地表现了他们报告文学强烈社会性的特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